首页 > 评弹新闻返回

耄耋老人任康龄——细说吴侬软语间的传承之道

发布时间:2019-04-19 10:29作者:来源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耄耋老人任康龄——细说吴侬软语间的传承之道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凤凰网苏州频道  前天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凤凰网记者/陈静

        家住沧浪街道竹辉社区的任康龄老先生今年已九十高龄,未见面时还好奇,90岁的老人该是个什么样子,直至进屋后看到一位神采奕奕的红衣老人,一时都愣住了,竟脱口而出“任伯伯好。”好在老先生不介意,沏了杯茶让我坐下。坐定后,任老先生拿出一张名片递予我,戴上老花镜,指着上面的字说道“这是我的名片。我的笔名,林平,中国评弹网的记者。你看过我的网站吗?一会儿带你看看。”摘下眼镜,呷了一口茶,“我们先从头说起。”

        任康龄老先生生于一九三零年春天,属马,今年正好九十了。苏州有首童谣“康龄康龄马来哉~”,康龄二字就缘起于此。谈起自己的近况,老先生说道,人活着,有三件事很重要。第一件事,要有自己的爱好,评弹就是他的爱好。第二件事,有一群自己的朋友,“社区里的这些都是我的老朋友了,我常常说社区就是我的医院,有什么事打个电话,小束(居委会工作人员)就来了。”做好这两件事,生活不会显得空落落,活得就有劲了。最后一件事,要忘记自己多少岁。有些女同志,天天照镜子,看到自己脸上有一两条纹,就不得了了,年龄的事更是不能提,这样不好。还有些老同志,总是把自己的年纪挂在嘴上,一会儿这边不舒服了,一会儿要吃那个药了……这些都不好。你就把自己的年龄忘了,玩得动的就都去玩,喜欢吃的就多吃点,没有什么这不好那不好的,忘了自己的岁数活好当下,这样最好。

        谈起自己的爱好——评弹,任老先生总有说不完的故事。小时候每天跟在阿婆后面,一到下午就去茶馆里坐着。一开始“咿咿呀呀”地听不懂,也不爱听,就爱吃吃瓜子,东扒扒,西扒扒地玩着。直至有一次,听到了自己喜欢的故事,一下兴趣就被提起来了,一场跟着一场,就像现在年轻人看电视剧一样,追着听不能断。由此对评弹着了迷。当时评弹的环境和现在也不一样,老先生回忆着,“有一次我去观前街买东西,当时下午正好有一场评弹,我怕错过,就想着赶紧去买,买完了赶紧回去听。谁知到了观前,发现每家店里面收音机里都在放,放的都是同一场,而且都很大声,我走在路上听得清清楚楚。后来我就定定心心心一家家店走过去买,一路上一点内容都没错过。”
        谈起现在评弹的环境,老先生认为评弹还是要改良。“你得让年轻人喜欢啊!年轻人喜欢了,这东西才能活下去啊。”说起评弹的改良,老先生拿出两本集册,翻开,和我介绍道:
        “你看,这是我请朋友帮我弄的漫画集。”
        “这个是盛小云。”
        “这个是袁小良。”
        “这都是名家。”
        “我们当时把这些登在报纸上,让读者去猜。之后再揭晓答案。很多人和我们互动的!”

        老先生说,要让年轻人喜欢评弹,首先要让他们有时间去了解评弹,那评弹的篇幅就需要做出相对的改变。现在年轻人周一到周五都要上班,哪有时间天天去茶馆泡着听你一场一场地讲。有些长书要持续一个月,真这样子去听评弹,那工作都不要做了,社会不就倒退了吗?所以,那些长篇的评弹还是要改良的,改成中篇、或者短篇,一个周末就能听完。年轻人有功夫去听了,才有可能去喜欢上这样东西。
       还有就是评弹的内容要做出改变,要不断地出新书。旧的故事翻来覆去地讲,听多了就没了意思。评弹要有新的内容。就像之前的一位评弹艺术家,他的评书就很新,讲的都是些近现代的故事,离听众的生活近了,有了代入感,故事听起来也就有劲,想要接着往下听了。
       “评弹的传承还是要靠年轻人,靠我们老一辈是远远不够的。”临了时任老先生将我送出了门,还不忘关照我“有时间,还是要听听那些经典的评弹。多听经典的,才能了解评弹。”
正如任老先生所说,评弹要有更多地人去听,才能更好地绽放其生命的魅力。沧浪街道竹辉社区的工作人员亦是经常组织此类活动。挑一个晴好的日子,把社区内有空闲的老人、小孩聚在一起,打开收音机,品一口茗茶,听一段经典的评弹,在这片闲暇中将评弹的艺术传承下去。